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地方新闻

专家;世界迫切需要更多石油和天然气投资

2023-12-24 10:00织梦新闻网编辑:主管人气:


  尽管去年高油价推动能源公司利润飙升,但这些利润几乎没有再投资石油和天然气业务。由于石油和天然气公司认识到未来能源转型的必然性,许多油气公司正在向他们的清洁能源业务投入资金,并将资金返还给股东。然而,能源专家担心,在化石燃料需求旺盛且不断攀升之际,石油和天然气项目投资不足可能会威胁到世界能源安全。

  沙特石油巨头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首席执行官阿明·纳赛尔日前告诉媒体消息人士,“石油行业上游甚至下游的投资仍然持续不足”。国际能源署(IEA)的最新报告谈到了全球1.017亿桶原油的需求——随着市场的开放和航空业的发展,今年全球原油日需求量将从2022年的1亿桶增加近200万桶,而全球航空业至今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纳赛尔解释说,“航空业有很大的增长潜力”。纳赛尔补充说:“随着市场开放和投资的缺乏,在确保市场上有足够的供应方面,从中长期来看肯定会有一个问题。”纳赛尔还表示,尽管美国大量的燃料供应为油价下跌提供了理由,但油气钻探活动的放缓可能会威胁到未来的供应。

  纳赛尔是最近一位对油气行业投资不足表示担忧的能源专家。上游投资从2014年的大约7000亿美元下降到今天的3700亿至4000亿美元。虽然这反映了能源行业的扩张,包括可替代的清洁能源形式,并逐渐远离化石燃料,但考虑到对石油和天然气的持续高需求,这个投资数是非常低的。

  此外,人们还担心对最终将枯竭的成熟油田的持续依赖。全球油田产量的平均递减率约为6%,这意味着油气公司需要增加投资弥补生产率来确保预期的产量。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是投资其他产油区的勘探和开发,以建立新的项目。但由于许多公司不愿投资可能需要几十年才能起步的新业务,世界可能最终不得不面临石油和天然气供应不足的局面。

  投资不足的问题在去年举行的阿布扎比国际石油展览会和会议(ADIPEC)上得到了解决,专家们讨论了能源安全和可持续性之间的平衡。许多行业领袖强调了他们的担忧,即一些人似乎为了可持续性而牺牲能源安全,导致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投资严重不足。与会的许多人士认为投资不足是鲁莽的,这表明许多企业追随政策制定者和公众情绪,他们一直在推动“目前显得为时过早的”能源转型。

  随着能源安全成为讨论的中心,特别是在地缘政治冲突爆发以及随后对能源的制裁之后,ADIPEC讨论了远离石油和天然气是否为时过早,因为许多可再生能源项目仍处于萌芽阶段,化石燃料和绿色替代品的供需之间存在潜在差距。ADIPEC的行业领袖认为,在政府、活动家、投资者和银行的压力下,能源供应持续而严重的投资不足是当前能源危机的主要刺激因素,对全球能源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在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经历丰厚收益的一年之后,上述情况可能会让许多人感到震惊。能源公司似乎不可避免地将资金投入运营,以确保未来的供应。然而,随着脱碳的压力越来越大,政策鼓励加大对绿色能源的投资,加上多项减税和激励措施来推动这一议程,许多石油和天然气公司选择将资金投资到其他地方。

  摩根大通的研究预测,到2030年,全球石油支出将不足4000亿美元。虽然这些支出的大部分将流向非化石燃料,但摩根大通的研究表明,无论是石油和天然气还是替代能源,都不会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全球需求所需的速度增长,这将导致未来几年更多的能源危机。摩根大通全球能源战略主管克里斯蒂安·马利克在关注化石燃料支出不足时表示:“与可再生能源相比,石油行业相对缺乏资金,但有大量的项目和潜在供应可供开发。”他补充说,由于未来十年预期的高需求,“石油是我们认为最需要增量投资的领域,无论是维持现有的生产基础,还是产量增长;因为我们看到2030年全球的石油需求将比2019年的水平日均高出710万桶,目前的支出水平意味着到2030年全球石油需求的日均缺口为70万桶。”

  尽管利润丰厚,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持续高涨,而且目前面临的能源危机(当欧洲能源被移除时,已经暴露出严重的供应短缺),但化石燃料的投资仍然严重不足。虽然这可能被视为绿色转型的积极因素,但专家们担心,到化石燃料项目减少时,将没有足够的绿色能源来填补供需缺口,从而导致未来更大的能源不安全和更多的能源危机。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来源:)

上一篇:到2027年全球LNG市场可能变得过于饱和

下一篇:没有了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已推荐
0
  • 凡本网注明"来源:织梦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织梦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织梦新闻网,http://jsshunyang.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山西上半年外送奇亿品牌电量超900亿 同比增近两成

山西上半年外送奇亿品牌电量超900亿 同比增近两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