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地方新闻
保障充足能源供给已成为各国当务之急
在亚太地区,中国和澳大利亚将是全球油气领域上游投资的主要目的地。
在能源危机不断蔓延的背景下,保障充足的能源供给已经成为各国的当务之急,这直接促使油气上游勘探和生产支出大幅反弹,尤其是近年来项目不断拖延和取消的东南亚地区。此外,在强化能源安全的大环境中,上游开发项目退役活动也呈现集体趋缓的态势。
能源咨询公司睿咨得能源日前发布报告预计,2023年,亚太地区将有超过160亿美元的新增油气上游投资。其中,东南亚国家将发挥关键作用。如果这些投资顺利推进,有望给东南亚带来25亿桶石油当量的潜在产量,届时将创下该地区有史以来产量最高的年度纪录。不过,该报告同时指出,上述投资中近1/3可能面临延期风险,这主要是高通胀拖累预估的开发成本和部分项目并购谈判进展缓慢所致。
中、澳是投资主要目的地
睿咨得能源分析副总裁帕迪克·潘迪表示,海上油气开发项目将推动绿地投资复苏,尤其是在市场对海底基础设施和钻井服务需求庞大的背景下。
在亚太地区,中国和澳大利亚将是全球油气领域上游投资的主要目的地。其中,澳大利亚将继续推进两个液化天然气(LNG)项目的开发,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保持LNG的出口规模。
根据惠誉预计,受天然气价格温和回落及经济复苏的拉动,2023年中国的天然气需求有望迎来复苏;与此同时,中国的能源转型则为中期需求增长预期提供了支撑。随着大批LNG接收终端投运及长期进口合同开始生效,2022年LNG在进口总量中的份额下降趋势将在中期内扭转。中国正在进行的天然气进口基础设施投资也将有助于促进天然气进口的增长。
睿咨得能源指出,以2022年的实际美元价值计算,全球石油相关上游投资在过去几年大幅下降。2011年至2014年间,全球每年支出超过7000亿美元,2015年油价暴跌以及2020年和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导致上游投资出现两次大幅下降。2016年至2022年间,全球上游投资支出降至每年不到4000亿美元,对比2011年至2014年间的年降幅高达44%。
尽管全球油气领域上游投资较几年前下降,但并不意味着投资不足。睿咨得能源认为,过去几年,每生产一桶油的单井资本支出显着下降,尤其是致密油,而其它陆上区块每生产一桶油的单井资本支出在过去10年保持相对稳定,因此全球石油上游行业并没有投资不足,而是变得更有效率、油井产能更高。
与此同时,由于劳动力短缺和疫情对供应链的持续限制,油气行业正在经历成本上涨,中短期内用于提高石油产量的钻机和船舶的可用性也可能会降低,这无疑将威胁到未来几年的石油供应增长。
为此,睿咨得能源警告称,2023年,亚太地区近30%的拟议开发项目存在很高的延迟风险。对需求前景的担忧和供应链持续的通胀压力,将促使油气生产商保持谨慎,除非是最具弹性的新开发项目。
东南亚投资将反弹
值得关注的是,沉寂已久的东南亚地区将在油气上游绿地投资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该地区2023年油气上游领域支出有望出现反弹,这将是10年来首次同比增长。其中,马来西亚将继续成为东南亚地区油气上游开发的领跑者。
睿咨得能源指出,在预计将于2023年启动的重要项目中,最受关注的是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在马来西亚砂拉越州近海Kasawari开发的碳捕获和存储(CCS)项目,这是东南亚首个CCS项目,预计2023年年内做出最终投资决策。据了解,Kasawari CCS项目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运营,是Kasawari天然气开发项目的一部分,建成后每年能够捕获多达330万吨二氧化碳,按捕获量计算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CCS项目,总计共7100万至7600万吨二氧化碳将通过管道注入离平台约138公里外的M1油田,然后注入枯竭的储层。马来西亚第二个CCS项目同样有望在2023年推进,该项目将在泰国国家石油公司位于Sarawak近海的Lang Lebah油田启动,同时还将涉及除二氧化碳之外的硫化氢去除。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表示,Lang Lebah采出天然气将通过一条管道流向一个名为OGP-2的陆上处理厂,然后将提取的二氧化碳输送回海上,注入枯竭的Golok油田。马来西亚在最终投资决策数量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越南和泰国同样有一些重大项目即将启动。其中,越南国家石油公司拖延已久的B区块开发项目将于2023年做出最终投资决策,这将是越南过去20年来最大一笔最终投资决策,估计资本支出为30亿美元,不过对前端工程和设计研究的融资和进展仍然存在挑战。伍德麦肯兹亚太研究总监安德鲁·哈伍德透露,泰国国家石油公司将在泰国本土大举投资,以提高该国最大天然气区块Erawan的产量。
亚太上游退役活动或整体趋缓
在上游投资反弹的同时,亚太地区油气项目的退役活动却开始整体趋缓。以澳大利亚为例,据全球能源贸易协会能源工业理事会驻吉隆坡的地区能源分析师麦丹娜·纳拉潘透露,澳大利亚目前有13个退役项目正处于不同阶段。
据悉,澳最受关注的退役项目是Northern Endeavour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FPSO),该项目近期已经得到了澳联邦政府承包首阶段退役的承诺,包括拆除FPSO和恢复海域的责任。澳大利亚国家海洋石油安全与环境管理局要求澳油气生产商伍德赛德、埃克森美孚、意大利埃尼等主要运营商审查老化资产、封堵生产井和弃井,并修复平台上的腐蚀。Northern Endeavour FPSO已于2019年停止运营,目前看来短期内仍然很难正式开启退役。
在马来西亚,44%的海上石油和天然气设施已经远远超过了设计寿命,因此退役需求正变得越来越多。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将很快开展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退役活动,确定了106口陆上和海上生产井的封堵和弃井工作,7个海底设施和4个平台将在未来3年内退役。
另据悉,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也在准备3个海上设施的退役工作,这是其老化的孟买高地油田退役的一部分。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来源:)
在能源危机不断蔓延的背景下,保障充足的能源供给已经成为各国的当务之急,这直接促使油气上游勘探和生产支出大幅反弹,尤其是近年来项目不断拖延和取消的东南亚地区。此外,在强化能源安全的大环境中,上游开发项目退役活动也呈现集体趋缓的态势。
能源咨询公司睿咨得能源日前发布报告预计,2023年,亚太地区将有超过160亿美元的新增油气上游投资。其中,东南亚国家将发挥关键作用。如果这些投资顺利推进,有望给东南亚带来25亿桶石油当量的潜在产量,届时将创下该地区有史以来产量最高的年度纪录。不过,该报告同时指出,上述投资中近1/3可能面临延期风险,这主要是高通胀拖累预估的开发成本和部分项目并购谈判进展缓慢所致。
中、澳是投资主要目的地
睿咨得能源分析副总裁帕迪克·潘迪表示,海上油气开发项目将推动绿地投资复苏,尤其是在市场对海底基础设施和钻井服务需求庞大的背景下。
在亚太地区,中国和澳大利亚将是全球油气领域上游投资的主要目的地。其中,澳大利亚将继续推进两个液化天然气(LNG)项目的开发,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保持LNG的出口规模。
根据惠誉预计,受天然气价格温和回落及经济复苏的拉动,2023年中国的天然气需求有望迎来复苏;与此同时,中国的能源转型则为中期需求增长预期提供了支撑。随着大批LNG接收终端投运及长期进口合同开始生效,2022年LNG在进口总量中的份额下降趋势将在中期内扭转。中国正在进行的天然气进口基础设施投资也将有助于促进天然气进口的增长。
睿咨得能源指出,以2022年的实际美元价值计算,全球石油相关上游投资在过去几年大幅下降。2011年至2014年间,全球每年支出超过7000亿美元,2015年油价暴跌以及2020年和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导致上游投资出现两次大幅下降。2016年至2022年间,全球上游投资支出降至每年不到4000亿美元,对比2011年至2014年间的年降幅高达44%。
尽管全球油气领域上游投资较几年前下降,但并不意味着投资不足。睿咨得能源认为,过去几年,每生产一桶油的单井资本支出显着下降,尤其是致密油,而其它陆上区块每生产一桶油的单井资本支出在过去10年保持相对稳定,因此全球石油上游行业并没有投资不足,而是变得更有效率、油井产能更高。
与此同时,由于劳动力短缺和疫情对供应链的持续限制,油气行业正在经历成本上涨,中短期内用于提高石油产量的钻机和船舶的可用性也可能会降低,这无疑将威胁到未来几年的石油供应增长。
为此,睿咨得能源警告称,2023年,亚太地区近30%的拟议开发项目存在很高的延迟风险。对需求前景的担忧和供应链持续的通胀压力,将促使油气生产商保持谨慎,除非是最具弹性的新开发项目。
东南亚投资将反弹
值得关注的是,沉寂已久的东南亚地区将在油气上游绿地投资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该地区2023年油气上游领域支出有望出现反弹,这将是10年来首次同比增长。其中,马来西亚将继续成为东南亚地区油气上游开发的领跑者。
睿咨得能源指出,在预计将于2023年启动的重要项目中,最受关注的是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在马来西亚砂拉越州近海Kasawari开发的碳捕获和存储(CCS)项目,这是东南亚首个CCS项目,预计2023年年内做出最终投资决策。据了解,Kasawari CCS项目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运营,是Kasawari天然气开发项目的一部分,建成后每年能够捕获多达330万吨二氧化碳,按捕获量计算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CCS项目,总计共7100万至7600万吨二氧化碳将通过管道注入离平台约138公里外的M1油田,然后注入枯竭的储层。马来西亚第二个CCS项目同样有望在2023年推进,该项目将在泰国国家石油公司位于Sarawak近海的Lang Lebah油田启动,同时还将涉及除二氧化碳之外的硫化氢去除。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表示,Lang Lebah采出天然气将通过一条管道流向一个名为OGP-2的陆上处理厂,然后将提取的二氧化碳输送回海上,注入枯竭的Golok油田。马来西亚在最终投资决策数量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越南和泰国同样有一些重大项目即将启动。其中,越南国家石油公司拖延已久的B区块开发项目将于2023年做出最终投资决策,这将是越南过去20年来最大一笔最终投资决策,估计资本支出为30亿美元,不过对前端工程和设计研究的融资和进展仍然存在挑战。伍德麦肯兹亚太研究总监安德鲁·哈伍德透露,泰国国家石油公司将在泰国本土大举投资,以提高该国最大天然气区块Erawan的产量。
亚太上游退役活动或整体趋缓
在上游投资反弹的同时,亚太地区油气项目的退役活动却开始整体趋缓。以澳大利亚为例,据全球能源贸易协会能源工业理事会驻吉隆坡的地区能源分析师麦丹娜·纳拉潘透露,澳大利亚目前有13个退役项目正处于不同阶段。
据悉,澳最受关注的退役项目是Northern Endeavour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FPSO),该项目近期已经得到了澳联邦政府承包首阶段退役的承诺,包括拆除FPSO和恢复海域的责任。澳大利亚国家海洋石油安全与环境管理局要求澳油气生产商伍德赛德、埃克森美孚、意大利埃尼等主要运营商审查老化资产、封堵生产井和弃井,并修复平台上的腐蚀。Northern Endeavour FPSO已于2019年停止运营,目前看来短期内仍然很难正式开启退役。
在马来西亚,44%的海上石油和天然气设施已经远远超过了设计寿命,因此退役需求正变得越来越多。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将很快开展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退役活动,确定了106口陆上和海上生产井的封堵和弃井工作,7个海底设施和4个平台将在未来3年内退役。
另据悉,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也在准备3个海上设施的退役工作,这是其老化的孟买高地油田退役的一部分。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凡本网注明"来源:织梦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织梦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织梦新闻网,http://jsshunyang.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01缺乏利好推动 苯乙烯或以偏弱整
近期,苯乙烯价格虽向上修复,但动能稍显不足。国际油市及宏[详细]
- 022022年前三季度能源供需总体平稳
据国家能源局消息,今天,国家能源局召开四季度网上新闻发布[详细]
- 03三部门:确保2030年前有色行业实现碳达峰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11月15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详细]
- 04塑料:昨日行情汇总及后市展望
PP粒 今日国内PP市场窄幅整理,波动幅度在20-50元/吨。期货震荡[详细]
- 05美、德两国助力埃及加速绿色能源转型
据外媒报道,在沙姆沙伊赫举办的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详细]
- 06光伏有望成为最廉价的可再生能源
“和其他能源相比,以一度电的成本为例,光伏有望成为最廉价[详细]
- 07氢能产业链技术尚不成熟 面临碳减排压力
应用焦炉煤气提取的灰氢也具有较好的减碳作用:灰氢炼铁,理[详细]
- 08全国充分发挥保障作用 释放煤炭先进产能
11月14日,国家能源局召开四季度网上新闻发布会, 发展规划司[详细]
- 09OPEC下调石油需求预期 打击市场情绪
OPEC下调石油需求预期 打击市场情绪 OPEC周一发布的月度报告,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