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地方新闻

新能源车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

2024-09-16 10:00织梦新闻网编辑:主管人气: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指出,释放出行消费潜力。优化城市交通网络布局,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推进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便利二手车交易。


扩大国内需求是2023年经济工作部署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是重要抓手,从购买管理到使用管理下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在供给、需求、使用和售后齐发力,体现在供给端向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发展,需求端促进消费开源,放松措施与鼓励措施并行,使用端加大配套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售后端推动解决电车二手车困境,提升消费体验和社会运行效率从而形成正向循环促进消费。


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提升汽车吸引力


电动化方面,2019年至今,新能源车新车型的数量已经显著高于燃油车,新车上市是带动电动车销量提升的关键。当前在新能源车数量不断提升燃油车数量减少下,我们认为电车渗透率没有见顶一说。


中国新能源(600617)车型快速上市是电车销量超预期的主要因素。中国国内新能源车年均65-80款全新车型上市,出新速度及销量贡献均显著赶超燃油车。预计2022下半年到2023年中国国内至少有55款新车型上市,料将继续对销量起到强驱动作用。


网联化、智能化两者相辅相成,网联化是深度智能化的基础之一,智能化推广完善网联化布局,两者是消费体验和优化社会运行效率重要抓手。网联化和智能化定义较广,可实现自动驾驶、移动互联等功能。


新能源车用户年龄结构较燃油车年轻化,更加认可自动驾驶、移动互联、加速性能等软硬件特性。网联化与智能化整体对于新能源车的软硬件要求持续提升,如电动车续航里程、带电量、电机功率、摄像头及雷达数量等。


促进消费开源,放松措施与鼓励措施并行


汽车销量与宏观指标具有强联动性和一致性。宏观经济环境决定汽车行业的景气度,汽车行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销量的波动对GDP(国内生产总值)造成影响,反映在GDP数值上。M1(狭义货币)=M0(流通中货币) 企业活期存款,汽车销量提高拉动企业业绩,增加企业活期存款。汽车销量和GDP、M1两个指标具有较强联动性和一致性。


2020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由政策驱动转向车型 认知驱动,进入快速放量期,成为汽车行业增长主力,与宏观经济指标的联动性和一致性增强,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的联动性和一致性更强。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购买管理正在向使用管理转变。2022年以来,温州市、天津市、广东省等地相继公布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包括消费券、摇号抽奖、消费补贴等多种形式。7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扩需求举措,推动有效投资和增加消费。会议明确,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预计全国各地促消费政策仍将密集出台。


在使用端和售后端,解决使用焦虑和售后焦虑,是促进消费的长久之计。


使用端,充电难、充电慢依然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痛点。2017年以前受政策和补贴驱动,大量资本进入,充电基础设备保有量高速增长,2017年之后进入调整优化期,增速逐渐放缓。不过,2020年充电桩列入“新基建”重点投资产业,同时各大城市推出支持和补贴政策,双重共振,共同驱动了增速回升。


售后端,当前新能源汽车二手车交易存在一些困难,本质是车辆成本/售价波动大,二手车商和消费者无法保障利润和性价比。底层逻辑还是新兴行业高速发展下技术和产业链欠成熟,如当前成本持续下降或大幅波动的背景下,二手车商库存有可能会比新车价格更高,同时售价多由直销车厂确定,无经销商下利润难以保证。在模式探讨上,目前政府、车企联动模式较为可行,即政府疏通交易层面问题,车企解决价值和商业模式,合力补足售后最后一公里,成立二手车鉴定中心或交易中心,官方渠道销售和置换。


(来源:)

上一篇:实现“双碳”目标 加快健全中国ESG体系

下一篇:没有了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已推荐
0
  • 凡本网注明"来源:织梦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织梦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织梦新闻网,http://jsshunyang.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全球正在进入“清洁技术制造的新时代”

全球正在进入“清洁技术制造的新时代”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