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热点要闻
储能狂欢背后新能源强配遭遇高成本
近来,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企业不断获得储能大单。
储能大爆发与新能源强配储能密切相关。据中电联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近30个省(市、区)出台了“十四五”新型储能规划或新能源配置储能文件,大力发展“新能源 储能”。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向记者表示,我国目前强制配储的主要原因,是政策上考虑到未来可再生能源高速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了确保新能源发电得到充分消纳和电网稳定出力,避免弃风弃光。
不过,在储能狂欢背后,却是新能源企业在强配储能的过程中遭遇的高成本、利用率低等一系列问题,这导致相关企业积极性不高。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 储能”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但在这个过程中,强配储能如何能更好发挥应有的作用?
强配储能高成本却难利用
近日,中电联发布了《新能源配储能运行情况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截至目前,各省规划的新型储能发展目标合计超过6000万千瓦,是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提出的2025年达到3000万千瓦目标的两倍。
在储能行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
上述报告就提到,相比火电厂配储能、电网储能等,新能源配储能利用系数最低。
对此,刘勇认为,一方面是储能项目并网调度细则不明确,地方落实不到位;另一方面是储能项目安全性没有得到严格评估和体系化认证,电网侧调度或许有心理上担忧。此外,现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还不高,对电网的冲击影响还小,我国电网的坚强性基本能得到保障。
而更大的问题在于不仅仅是投资率低,报告指出,新型储能成本高于火电灵活性改造、抽水蓄能等技术。当前新能源配储能的投资成本主要由新能源企业内部消化,叠加锂离子电池成本上涨,给新能源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营压力。
“对于储能电站的充放电价格,或者是储能电站如何参与调频调峰,电价与频次都需相对明确,这样才能够调动新能源场站的储能,积极参与到电力市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储能院副院长戚宏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一年来,受到电池原材料涨价的影响,储能成本迅速上升。有些企业的收益率受到限制,选择的产品质量也不太好,这也造成了有些储能电站的安全隐患频发。
强制配储比例有待商榷
除了成本高、难利用,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不少企业都提到,新能源强制配储比例有待商榷。
“储能配置规模的科学性有待加强。”三峡能源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部分地区将配储作为新能源建设的前置条件,同时采取“一刀切”式的配置标准,未充分考虑到地区风资源、太阳能资源以及电力消纳能力具有明显差异性,导致储能在电源侧的比例节节攀升。
中国核电相关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要统筹考虑储能配置规模和储能调用频次,制定科学合理的储能配置比例、时长及总规模。制定保障性政策,保障储能以参与辅助服务为主要应用模式,同时保障储能在现货交易市场、解决弃风弃光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实际上,在今年4月份,国家发改委价格成本调查中心发布《完善储能成本补偿机制》的文章就明确指出,储能技术成熟度和实用性有待提高,部分地区将配套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发电项目的前置条件,但如何参与电网调度不明确,而且电源侧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条件不成熟,相关政策落地执行效果欠佳,部分配套储能利用率较低,新能源企业主动投资积极性普遍不高。
“配储后能不能得到调度、调度有多大空间也不明确,新能源配储大多是政策驱动型,主要还是为了拿到上新能源项目的“路条”,实际的市场驱动力还比较薄弱。”刘勇也进一步提到。
这意味着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配储能。
共享储能可突破困境?
尽管强配储能短期遭遇瓶颈,但长远来看,在“双碳”目标下,“新能源 储能”仍是大势所趋。
“储能是新能源发展的一个必然路径,新能源电力想要成为主要的电源,离不开储能。”嘉泽新能董事长陈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配储势在必行,不过现在是考虑该如何配储的问题。
出现强配储能盈利难、难以市场化等问题的原因,主要还是储能的商业模式不够清晰,共享储能成为业内的新探索方向。
据了解,山东、湖南、浙江、内蒙古等多个省(区)陆续出台了储能建设指导意见,鼓励投资建设共享(独立)储能电站。
“共享储能”是指由第三方投资建设的集中式大型独立储能电站,除了满足自身电站需求外,也为其它新能源电站提供服务。它将原本仅服务于单一个体的储能服务于多个个体,通过科学的协调控制,为用户提供有效服务。
在陈波看来,发电侧储能不归电网直接调度,只是给电厂做了一个很小的储备,收益仅靠峰谷电价差,投资回报率低,发电侧建设积极性不高。短期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变成共享式储能,共享储能为电网平滑稳定运行提供了调峰、调频、调压的功能。共享每个电厂的储能集中到一起建一个大的储能电厂,该电厂由电网直接调度,调峰就可以有价差,这样就会有收益。让新能源和储能有效且有收益的结合起来,“新能源 储能”才能逐步变成真正的主力电源。
国投电力相关人士也向记者表示,目前正在结合新能源配储、共享储能等与合作伙伴一道,积极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在新型储能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下一篇:没有了
- 凡本网注明"来源:织梦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织梦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织梦新闻网,http://jsshunyang.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01储能狂欢背后新能源强配遭遇高成
储能行业发展如火如荼。天眼查数据显示,近日,宁德时代储能[详细]
- 01外媒:欧盟27国就天然气价格上限争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化石燃料需求预计将在15年内达到峰[详细]
- 02新旧料价差偏窄 再生PE市场承压
自10月中旬以来,PE新旧料价差跌破1000元/吨,并持续处于偏窄水[详细]
- 03储能狂欢背后新能源强配遭遇高成本
储能行业发展如火如荼。天眼查数据显示,近日,宁德时代储能[详细]
- 04剩余碳预算让全球持续关注减排重要性
全球碳项目(GCP)的最新评估显示,温升1.5摄氏度的剩余“碳预[详细]
- 05能源价格继续上涨 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跟随美国脚步对俄罗斯施加多轮制裁,[详细]
- 06镍价短期维持高位振荡 中长期将逐步走弱
进入四季度后期,产业补库预期转弱,且由于明年一季度产业市[详细]
- 01供应能力有效释放是煤价下行主因
11月30日,秦皇岛煤炭发布的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详细]
- 02生物能源需开拓更多生态环境价值实现渠道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兼协会秘书长张大勇日前在行业报[详细]
- 03预计PTA累库预期拖累 依然表现偏弱
随着OPEC 增产消息被证伪和欧盟价格上限利空减弱,油价将企稳[详细]
- 04外媒:欧盟27国就天然气价格上限争吵不休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化石燃料需求预计将在15年内达到峰[详细]
- 05今年四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将延续平稳增长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近日发布的《2022年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详细]
- 06近期铜现阶段价格或仍难摆脱僵持格局
近期铜市场表现较为平淡。宏观方面,政策利好继续兑现,但对[详细]
- 07新旧料价差偏窄 再生PE市场承压
自10月中旬以来,PE新旧料价差跌破1000元/吨,并持续处于偏窄水[详细]
- 08欧佩克主要产油国坚持减产保产能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详细]
- 09储能狂欢背后新能源强配遭遇高成本
储能行业发展如火如荼。天眼查数据显示,近日,宁德时代储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