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体育播报
消费端“小阳春”行情将至 铅价底部支撑较强
国内矿山复产偏慢
考虑到矿山利润维持较好水平,市场预计2023年铅精矿市场供应将缓慢增加,与此同时,海外炼厂大概率有复产预期,矿端需求也在同步上升,铅精矿市场总体维持偏紧态势。目前来看,国内矿山季节性复产偏慢,进口铅精矿交易活跃度增加,随着铅市内外比价小幅走高,进口铅精矿亏损缩窄,高银矿仍是炼厂首选。由于炼厂存在补库需求,矿端总体偏紧,加工费小幅下调。当前国产矿加工费波动范围维持在1000—1200元/吨,进口矿加工费波动范围为40—60美元/吨,加工费小幅下行意味着原生铅冶炼加工利润有限。
去年四季度,海外炼厂集中检修导致供应端减产明显,今年一季度海外炼厂供应端恢复仍偏缓慢,2月伦铅库存从历史低点2万吨升至2.5万吨,但整体库存仍处于偏低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冶炼产能恢复提上日程,托克在2月17日发布声明,在获得欧洲监管部门的批准后,完成了对德国Stolberg炼铅厂的收购,计划在未来几周内将Nyrstar Stolberg上线,Stolberg炼厂年产能为15万吨。若生产恢复正常,海外供应月度将增长1万吨,海外精铅供需缺口也将大幅缩窄。
精铅供应趋于稳定
自2月开始,河南地区新投产产能开始逐步释放产量,湖南、云南检修企业逐步恢复,新增检修有限,原生铅产量稳定恢复至24万吨。对于原生铅而言,在加工费下调情况下,副产品白银及硫酸的价格也同步下跌,当前利润率不足1%,为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我们认为,低利润水平会限制原生铅炼厂提产的积极性,其供应也将趋于稳定,预计开工率难有明显提升。
对于再生铅,近期废电瓶价格下跌,产业利润边际改善,即便再生铅利润回升,但再生铅供应不一定完全恢复。今年受炼厂设备故障、环保问题等因素干扰,尤其是江西地区再生铅出现明显减量。尽管废电瓶供应趋于宽裕,但供应增量兑现还需关注企业实际情况及利润实际水平。因此,近期再生铅与原生价差处于持续收敛水平,铅价回调时底部支持明显。
铅市消费领域主要集中在铅酸蓄电池,目前汽车电池需求相对平稳,电动自行车电池下游集中补库推动社会库存大降。根据我们的调研,广东地区现货仓库反馈近期出货量有好转迹象,可以看到大型电池企业已恢复至满产状态,但中小型企业恢复节奏偏慢。随着春节后第一阶段补库逐步完成,近期现货成交有走弱迹象。3月,一般铅酸蓄电池市场将迎来“小阳春”行情,预计需求回归有望持续,但4月、5月将迎电池市场的传统消费淡季,今年估计也不例外。
综上所述,3月国内供需均在恢复,再生铅有回升预期,原生铅供应趋稳,消费短期回归趋势会维持,市场对小阳春行情有所期待,国内铅市阶段性累库告一段落,预计3月市场总体将维持小幅去库。此外,在海外伦铅库存整体不高的情况下,不排除铅锭出口窗口重新开启,带动国内市场进一步去库。总体上,铅价回落后底部存在支撑,但大幅去库动能不足,将使得铅价维持区间波动,预计沪铅波动区间在15000—15500元/吨,伦铅主要波动区间在2050—2200美元/吨。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凡本网注明"来源:织梦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织梦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织梦新闻网,http://jsshunyang.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01欧盟和哈萨克斯坦合作实现能源来
欧盟与哈萨克斯坦近日互动频繁,双方在能源等领域的合作不断[详细]
- 02供需未现明显好转 硅价维持稳中偏弱态势
上周工业硅价格延续弱势,11日百川参考价格在20730元/吨,周度[详细]
- 03今冬全球原油供应将大幅收紧 油价飙升
据路透社的约翰·肯普称,对冲基金再次看好原油,并在期货市[详细]
- 04欧佩克第五次下调全年石油需求展望
欧佩克(OPEC)11月14日在月报中下调2022年石油需求展望,这是今[详细]
- 05“十四五”推动可再生能源实现高质量跃升发展
11月14日,在国家能源局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详细]
- 06中国铁矿石供应“外增内减”将逐步扭转
报告指出,“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确保能源资源、重要产[详细]
- 07深圳期货业积极献策有色行业风险管理
在江西省江铜铜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台台生箔机[详细]
- 08下半年尿素下游需求缺乏明显亮点
11月以来,尿素出现一波反弹走势,2301合约一度逼近2500元/吨一[详细]
- 09重大未知因素令能源市场前景高度不确定
欧佩克周一维持对全球石油供应和需求的预测基本不变,并警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