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体育播报
陈怡琦:不再查验核酸 核酸企业何去何从
随着疫情防控趋缓,多个城市宣布各大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情况,核酸检测点逐渐撤离。此外,全国多地核酸采样、核酸检测实验室改造等采购项目宣布终止或者暂停。一夜之间“生命线”被砍,核酸企业未来会何去何从?
盯上下一个“核酸市场”
首先,抗原检测试剂盒,可能成为核酸企业重要转型方向之一。受防疫政策变化影响,抗原检测试剂盒需求出现暴增,甚至一盒难求。
1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治疗方案》明确,自测抗原阴性也成为结束居家治疗的条件之一。出于检测以及储备需要,未来一段时间,国内对抗原检测的需求将持续高涨。
有证券公司分析认为,如果抗原自检试剂盒正式放开,年需求将达到6000亿元。相比之下,2021年核酸检测市场规模约132亿,2022年预计才突破150亿元。
抗原检测庞大的市场需求,对核酸企业不失为一个难得的转型机会。目前,在国内获批的36款新冠抗原检测产品(截至12月8日)所涉及的企业中,就不乏核酸企业身影,包括万孚生物(300482)、之江生物、万泰生物、华大基因(300676)以及明德生物(002932)等。
其中,万孚生物12月6日表示,公司新冠业务目前主要以新冠抗原检测业务为主;之江生物称,公司抗原产品供不应求,争取未来2个月将产能扩大4倍;而中国首富钟睒晱旗下的万泰生物,继HPV疫苗和核酸检测后又找到了一条新增长曲线。目前,上述几家公司的股价都出现大涨。
不过,对于大部分核酸企业来说,抗原这条路并不好走。国内核酸企业主要包含两类:一类是生产核酸试剂的相关企业,另一类是做核酸检测服务的企业。后者转型更加艰难,因为抗原不涉及第三方专业检测。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13日,全国共有1.24万家机构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
但即便是前者,也非易事,抗原试剂和核酸试剂毕竟属于两条不同技术路线,生产经验难以直接复制转移。此外,国家监管部门对三类医疗器械证批准,需要至少2到3年时间;且研发到商业化也有一段较长的路,如果核酸企业现在才开始着手转型抗原产品,会错过检测试剂盒最快成长阶段。
如今在抗原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核酸企业,是较早就开始布局抗原检测产品。尤其是2022年3月,抗原检测被纳入补充手段后,多个产品接连获批。
但即使是这些企业也很难“躺赢”。作为超级黑马,九安医疗(002432)的抗原检测盒已申请在国内上市。随着越来越多类似企业入局抗原检测市场,市场竞争势必会越来越激烈。
最后,由于价格不断下探,抗原检测试剂盒利润空间已经遭受挤压。
与核酸检测不同,抗原检测在上市之初就打响了价格战。抗原从一开始的每个20多元已下降到最近的3-4元/个。因此,对转型较早的核酸企业,通过走量还能“吃到肉”,但对于入局晚的企业,恐怕“连汤都喝不上”。
核酸检测仍是风口
除抗原检测外,呼吸道疾病成为另一个转型风口。2021年3月,国家卫健委医管局印发的《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就指出,呼吸道感染病原谱复杂,部分可引起流行,应提高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率。
而核酸检测,作为一种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扮演着重要角色。
根据Global Market Insite统计数据,2019年全球呼吸道病原体诊断市场规模约为101.3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增至182.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76%。
例如圣湘生物,2020年疫情暴发后,第一时间就推出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当年业绩暴涨1200%。从2021年开始,圣湘生物有意推出多款呼吸道疾病检测试剂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六项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试剂。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呼吸道疾病检测等非新冠业务撑起圣湘生物的第二增长曲线。
另外,圣湘生物还拿出450万元投资一家宠物医疗公司,切入宠物检测领域。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未来几年,中国宠物用药将以10%-15%的速度增长,到2027年市场规模或达到68亿元。
核酸检测,在业界也叫分子诊断,该市场主要划分为感染检测板块、肿瘤检测板块、生育健康和遗传病板块等。
疫情之后,我们认为分子诊断仍将保持高速发展。据沙利文预测,2024年中国分子诊断行业市场规模将达277亿元,比2021年高出100亿元。此外,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27%。
终将被淘汰的企业
一些核酸企业已找到新出路,但还有一些核酸企业正遭受灭顶之灾。对于产品线单一、只靠“新冠核酸检测”生存的企业来说,随着新冠检测市场退潮,这类企业最有可能被淘汰。
比如,新冠核酸检测赛道出现了第一家宣告破产的公司——北京朴石医学。虽然这家公司经营业务涉及面很广,但实际产生营收的只有单一的“新冠核酸检测”业务。
北京朴石医学破产给众多核酸企业敲响了警钟:如果仅靠新冠核酸检测这一单一业务线,难以支持企业长期发展。一旦基本面发生改变,公司离下线也就不远了。而那些能够转型成功的核酸企业,基本都是在相关领域深耕多年,有着一定基础实力。随着核酸退潮,它们能够将资源重新聚焦到主业。
- 凡本网注明"来源:织梦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织梦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织梦新闻网,http://jsshunyang.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01欧盟和哈萨克斯坦合作实现能源来
欧盟与哈萨克斯坦近日互动频繁,双方在能源等领域的合作不断[详细]
- 02供需未现明显好转 硅价维持稳中偏弱态势
上周工业硅价格延续弱势,11日百川参考价格在20730元/吨,周度[详细]
- 03今冬全球原油供应将大幅收紧 油价飙升
据路透社的约翰·肯普称,对冲基金再次看好原油,并在期货市[详细]
- 04欧佩克第五次下调全年石油需求展望
欧佩克(OPEC)11月14日在月报中下调2022年石油需求展望,这是今[详细]
- 05“十四五”推动可再生能源实现高质量跃升发展
11月14日,在国家能源局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详细]
- 06中国铁矿石供应“外增内减”将逐步扭转
报告指出,“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确保能源资源、重要产[详细]
- 07深圳期货业积极献策有色行业风险管理
在江西省江铜铜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台台生箔机[详细]
- 08下半年尿素下游需求缺乏明显亮点
11月以来,尿素出现一波反弹走势,2301合约一度逼近2500元/吨一[详细]
- 09重大未知因素令能源市场前景高度不确定
欧佩克周一维持对全球石油供应和需求的预测基本不变,并警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