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体育播报

能源危机引发欧洲产业转移如何影响中国

2024-12-25 10:00织梦新闻网编辑:主管人气:


  当前,欧洲能源供给风险日渐显著,全球产业链受到的冲击似乎比之前更为频繁。不少欧洲企业开始停工停产,已有不少制造业转移阵地。

  大型化工厂关闭或减产的案例不断涌现,比如斯洛伐克某大型铝冶炼厂准备关闭、德国化工巨头减产……2022年上半年,德、法等制造业大国的出口表现不复当年强势。

  此外,今年前九个月我国汽车累计出口量已经超越德国,可能得益于德国汽车生产能力因能源危机导致的订单外流。

   欧洲加大对外投资,对冲产业链风险

  作为迁移目的地,中美两国更受欧洲企业的青睐。

  例如,化工行业最具代表性的某化工巨头于7月宣布全面推进湛江一体化基地建设,9月6日首套装置已投产,下一套预计2023年即可投产。而早在2022年2月,某化工巨头也在美国发布了投资计划,且在北美的投资金额约占其全球投资的15%。

  其他数据也能印证这个情况。美国经济研究公司荣鼎集团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欧盟对中国的投资同比增长了15%,知名企业都将继续扩大在中国的业务。同时,德国《商报》称,仅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就吸引了60多家德国企业前往投资。

  一方面,化工等不少行业生产线关闭之后的重启,往往伴随着一定成本,而能源供应的不稳定对这些行业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另一方面,俄欧在能源方面是合作或“脱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甚至意味着世界供需格局的重大改变。

  总的来说,21世纪以来全球供需格局有两大特点:

  1、 在产业转移的推动下, “中国制造”生产的物美价廉的商品被输送到最大消费国——美国,为美国居民的实际购买力提供了支撑。

  2、 长期以来俄欧紧密合作,俄罗斯的能源被输送到欧洲,为当地产业竞争力提供了支撑。

  然而现在,全球产业格局似乎正在从“中美、俄欧”向“中俄、欧美”演变。

  新体系下,中俄高性价比的原材料和工业品可以形成互补;美国作为重要的大宗商品出口国(特别是页岩气革命以来)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欧洲能源供需矛盾,但欧洲需要花费更高昂的用电成本。

   产业转移对中国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本轮产业转移与以往不同。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会将已经成熟或衰退的产业,按照经济发展水平逐级转移。如果遵循这一规律,欧洲似乎应当向工资水平较低的东盟进行转移,但因为当前冲击来得猝不及防,为确保企业竞争力,对外转移的过程更加看重落地速度。所以人均受教育水平更高、基建更完善的中美等国迎来了机会,尤其是中国。

  后疫情时代,中国自身产业转型尚未完成,依然有承接海外发达国家产能的空间。加上2020年以来疫情揭示了供应链安全和韧性的重要性,产业链越长,中国在供应链效率上的优势就越明显。

  更长远来看,考虑到全球范围内“低通胀增长”已难以为继,美国等发达国家居民实际购买力的增长动力正边际减弱,所以中国消费市场的增量空间尤显宝贵。

   产业转移对中国出口增速的影响

  2021年的欧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样本。

  当年三季度,因为气候原因,欧洲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低于预期,电力供应紧张导致部分工厂减产或停产。

  我们假设当时欧洲出口份额损失的约1%(参考与往年同期份额差距的变化)全部由能源问题造成。那么与能源供应正常的时候相比,2021年下半年欧盟出口损失了约3.1%,折合约10.7亿美元。

  我们假设其中有1/3的订单转给中国生产(这一假设源于:2020年,在欧盟主要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全球份额中,剔除欧洲之后,中国占比约31%),则这一转移对2021年下半年中国出口增速的贡献为2.4%(而WTO口径下中国 2021年下半年出口增速约为32.1%)。

  可见欧洲将不能完成的部分订单转给中国生产,虽然不能对中国出口增速贡献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带来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

  展望未来,化工、交运方面的转移可能更值得关注。一方面,这些行业欧洲实力较强,而中国份额偏小,随着中国出口产品技术水平的提升,未来可能存在替代的空间;另一方面,这些行业单位能耗水平较高,更容易受到能源危机的影响。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来源:)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已推荐
0
  • 凡本网注明"来源:织梦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织梦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织梦新闻网,http://jsshunyang.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高压反应釜中的奇亿官网物料大多属于危险化学品!

高压反应釜中的奇亿官网物料大多属于危险化学


列表页底部广告

网站首页 - 热点要闻 - 地方新闻 - 财经要闻 - 体育播报 - 明星娱乐 - 潮流时尚 - 军事直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11 某某新闻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