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热点要闻
2023年供应链金融如何在大宗商品领域创新应用?
供应链风险70%是操作风险,另外有10%的风险是信用风险,这个信用风险就是交易对手的风险。如何解决上述风险问题?深圳前海联合交易中心高级副总裁郁昕分析称,这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市场基础设施,以交易为核心、数字化为手段,弥补金融机构风控短板,帮助产业金融实现转型,最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此外,他认为,以交易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新生态关键在于以交易为核心而不是以交易场所为核心,交易恰恰是未来金融发展的趋势,整个产业的价值链正在发生重构。供应链金融在业务层面最好的状态是发挥各自的作用和特色,把资金渗透到中游和上游,一方面依托规则和体系,另一方面依托科技生态,最终服务于商业应用。
数链科技近几年实践成果显著。数链科技总裁卫跃宗表示,数链科技以数字科技应用为驱动,以资产运营和数字风控为核心,与多家金融机构联合共创,整合“数据信用 实物信用 主体信用”三种信用,协助银行实现平台化、产品与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及业务的规模化,实现了多方多赢。
记者了解到,在数字科技服务方面,数链科技目前已经为近50家的大型供应链企业提供供应链的管理平台、智慧仓储等一系列的服务,目前对接了400多家粮仓包括建材的仓储和重要的物流节点。提供资产运营和数字风控的服务,通过整合产业的资源来匹配企业的需求,为30多家大型的供应链企业(基本以国有的供应链企业为主),做了业务导流超过600亿元,煤炭、钢铁、粮食资产交易规模突破了6000万吨。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整个产业数字化程度,通过资产运营、资产整理和风险控制,来实现资金和资产的精准对接。
卫跃宗表示,按照数链的定位,希望能够成为一家以数字科技在大宗商品供应链应用为驱动,以资产运营和数字风控为核心,为更多的核心企业服务,为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金融提供场景去输出安全可信的数字资产,包括多品类多形式的提供综合服务的平台。希望未来通过数链科技这样的平台在大宗商品供应链领域把所有的市场参与者组织起来,能够通过数链科技提供的服务,让整个生态变得更好。
华为为何要涉足ICT的基础设施领域?华为数字金融军团产业金融业务总经理黄韶宇称,金融已经开始做数字化转型,金融机构本身是信息化很强的企业。在这个领域里,金融机构要跟产业做局部的融合。在金融领域里,金融机构正在迎来场景和商业模式的变化。第一是金融要永远在线,第二是超级智能,第三是万物智联,第四是分布协作。“主体信用 交易信用”是华为希望跟产业方和金融机构需要发展和助力的领域。华为希望在金融机构领域中,基于业务场景的管控,能够做到持续的、实时的发现。在动产融资金融仓领域,华为主张三维可信:第一要做到物理可信,第二是权属可信,第三是做到价值可信。
“双碳”背景下,如何让供应链金融深植于电力能源的“沃土”?上海华能电商公司副总经理黄云飞表示,“新能源 绿色金融”将成为绿色企业创新的融资模式,“绿色金融 新能源产业 数字生态”将成为新能源数字金融的范式,这个范式是场景“基础设施 数字基础设施 绿色金融=新能源数字”金融。同时,他还介绍了自身的两款产品,一是“能信”,二是新能源电力物资的数字化仓单“能单”,这两个产品都是基于场景管理、数据科技、供应链金融三位一体的供应链集群新业态下推出的。
银行是怎么看待数字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日照银行副行长张茹茹表示,日照银行着力推动线上化、数智化和场景化建设,创新打造“6、2、1”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2021年8月推出“黄海之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是日照银行推出的首个对公在线金融服务门户。另外,日照银行特色就是基于货权,提供电子仓单供应链金融服务。这几年来日照银行综合运用电子仓单“物的信用”、企业“主体信用”、商业“交易信用”,灵活嵌入供应链金融产品,满足产业链各环节的支付、结算、融资等综合金融服务需求。
科技如何支持供应链金融发展?欧冶金服总裁王磊表示,一是区块链技术赋能金融确权,通过区块链确权包括应收账款债权、仓单物权、未来货物的提货权等;二是从科技的角度赋能金融风控,打造业务全生命周期监督管理,动态排查业务风险,解决制度外规内化、监管新规冲击,为业务合规保驾护航;三是科技赋能融资效率,通过数字化形成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在运营方面做一些相应的输出;四是赋能专业管控,打造资产风险管控平台;五是赋能平台结算,统一收银台,适配财务管理系统,灵活地拓展供应链金融等数字化服务。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凡本网注明"来源:织梦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织梦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织梦新闻网,http://jsshunyang.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01国内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速或将放缓
国内动力电池出货量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或将放缓。在[详细]
- 02乙二醇供需趋弱 基本面驱动依旧向下
8月,煤化工减产与消费环比改善共振,乙二醇去库反弹。9月中[详细]
- 03行业“潮起潮落”后 铝价回归平稳运行
过去的两年多的时间是不平凡的,铝价大起大落,高低差值超过[详细]
- 04我国矿产资源发展需要行业生态和谐
由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主办的第五届进博会矿产资源国际高峰论坛[详细]
- 05欧洲今冬料更温暖 能源危机或可缓解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Copernicus Climate Chang[详细]
- 06土耳其提高减排目标 2053年实现碳中和
据外媒报道,11月15日,土耳其环境部长穆拉特·库鲁姆(Murat [详细]
- 07防疫新政公布 ABS市场将如何应对?
2022年11月11日,苯乙烯挺价跳涨,叠加防疫新政公布,大宗期货[详细]
- 08为向清洁能源过渡 多国争夺稀土资源
数十年来,围绕石油展开的争夺战可谓局势紧张,现在,向清洁[详细]
- 0910月规模以上原油、天然气生产同比保持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11月15日消息,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原油、[详细]